當前位置: 首頁  >  民進社會服務工作主題年  >  榜樣楷模  >  先進個人

用心鋪筑致富路

發(fā)布時間:2015-05-28  來源:

放大

縮小

  王鼎國,高級農藝師,2006年3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現任張掖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兼任民進張掖市委會委員、市直綜合支部主委。

  自加入民進組織以來,他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民進會議精神和會章,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活動,用學到的理論指導工作實踐,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提高了政治敏感性,較好地打牢了多黨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礎。深刻地把握了社會服務是民進組織密切與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和橋梁,是民進組織提高成員社會責任感和組織程度的重要載體與平臺,是民進組織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擴大影響力的重要窗口。他充分利用專業(yè)特長,奔走于田間地頭,真心實意幫助群眾走上致富道路,處處體現了一名民進會員和科技工作者的本色和風采。這一份勤懇,這一份執(zhí)著,推動了張掖市農業(yè)技術與產業(yè)的發(fā)展,贏得了農民群眾的普遍贊譽。

  一、認真履行參政議政職責,積極建言獻策

  入會以來,他積極參加民進張掖市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宣傳中共張掖市委、市政府出臺的各項富民政策,深入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了解基層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他針對全市農村生活居住區(qū)柴草亂堆亂放和人畜混居現象提出《關于加強我市農村環(huán)境污染治理的提案》,被列為當年市政協主席重點督辦案;結合本職工作,提出《關于多部門聯合執(zhí)法檢查化肥市場保護農民利益的提案》;針對張掖市玉米制種無證制種、私繁亂制、搶購套購、制種比較效益下降和多年連續(xù)重茬、病蟲害發(fā)生嚴重、制種產量下降等現象,提出了《關于加強玉米制種產業(yè)管理與引導,提升玉米制種產業(yè)對農民增收作用的提案》等20余份對本市社會、經濟發(fā)展有積極促進作用的提案。

  二、立足本職,發(fā)揮優(yōu)勢,積極參加民進組織的社會服務活動

  按照民進張掖市委會社會服務活動要求,他圍繞所從事的農作物配方施肥與土壤改良技術試驗、示范與推廣工作。認真調查全市各類作物的施肥量,在掌握了全市施肥現狀之后,針對本市農戶種植作物施用化學肥料量大、比例失調和肥料浪費嚴重的現狀,深入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三級勞動力技能培訓現場,對農戶傳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2008年至2010年,中共張掖市委組織部選派他到臨澤縣蓼泉鎮(zhèn)掛職。他結合民進中央的科教扶貧工作形式,利用技術優(yōu)勢,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彌補了自身社會服務能力的不足。履職后,在民進張掖市委會的支持下,他在該鎮(zhèn)建立日光溫室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示范點。通過示范,示范戶棚均節(jié)約化肥投入1500余元,棚均增收2500元,棚均節(jié)本增收達4000余元。隨后他在全鎮(zhèn)日光溫室上開展推廣應用,通過兩年的努力,蓼泉鎮(zhèn)2600余座溫室棚均減少化肥投入1000元以上,增收2000元以上,棚均節(jié)本增收達3000余元。使蓼泉鎮(zhèn)農戶年均減少化肥投入260余萬元,增加收入520余萬元,合計年節(jié)本增收可達780余萬元。

  2012年,他在張掖民進市委會“聯村聯戶”聯系點甘州區(qū)黨寨鎮(zhèn)汪家堡村指導農戶種植日光溫室蔬菜。為了提高該村日光溫室效益,增加農戶收入,他充分發(fā)揮自身技術優(yōu)勢,引導村民面向市場,精心制定了《汪家堡村日光溫室提質增效實施方案》。依照實施方案,他堅持每周現場指導1-2次,重點對溫室蔬菜病蟲害防治、平衡施肥及整枝打杈等提質增效綜合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和指導。經過兩年的努力,汪家堡村日光溫室在2012-2013年度生產季節(jié),示范棚棚均毛收入達3.2萬元,純收入達2.3萬元;在2013-2014年度生產季節(jié),全村棚均毛收入達3.6萬元左右,純收入達2.8萬元以上。

  2014年,他在民進張掖市委會扶貧聯系點高臺縣宣化鎮(zhèn)朱家堡、宣化和民樂縣新天鎮(zhèn)李寨三個村指導番茄種植,三個村500畝鮮食番茄畝均產量達到了8568公斤,最高產量11558公斤,畝均毛收入在當年價格持續(xù)低迷的狀態(tài)下達到了7700余元,較全市畝均產量提高了1400余公斤,增產19.5%,增收1100余元;施肥成本由農戶習慣施肥的900元左右降低到了540元,農藥及葉面施肥成本由800元降低到了200元以內,共減少投入940元以上。畝均節(jié)本增收2000元以上。

  三、把社會服務工作作為政治職責履行,為民進增光添輝

  加入民進組織后,他積極參與民進張掖市委會開展的送科技下鄉(xiāng)、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把我會服務社會、服務科學發(fā)展的重要任務,當做社會認識民進組織的窗口、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把民進組織的社會服務活動與本市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緊密結合,著眼于農戶文化程度和年齡參差不齊,接受新技術能力強弱不同,技能需求千差萬別等實際,從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入手,綜合運用入戶指導、集中辦班、典型示范、巡回指導、現場操作等方式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指導和配套服務,堅持培訓內容與培訓對象的需求相吻合,與培訓對象的層次相一致,積極調整工作思路,不斷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切實增強培訓工作實效。自2006年以來,配合民進張掖市委會開展的送科技下鄉(xiāng)、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等活動,共舉辦各類培訓班40期次,培訓人數2000余人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的熱心奉獻和努力得到了服務農戶的認可和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他駐點指導過的農戶生產生活水平均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成為最受農戶歡迎的農技干部之一。為此,他先后多次獲得張掖市農業(yè)局先進工作者、全市優(yōu)秀掛職鄉(xiāng)鎮(zhèn)長、全市優(yōu)秀科技人才、全市雙聯先進個人、全市“30萬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名師”等榮譽稱號。2011年被中共張掖市委、張掖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才”榮譽稱號。

作者: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