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上海市委會召開 “人工智能與教育變革”專題座談會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原主席嚴雋琪說,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來臨,促使教育做出相應的改變。要在此過程中牢牢把握住人的主動權,避免對人工智能的過度依賴,始終保持思考與行動的自主性;要突出教育的多樣性,讓不同條件與興趣的人都能找到契合自身的發(fā)展路徑;要提升教育的靈活性,在學科設置、師資任用等方面賦予地方、學校更大的自主權,激活教育創(chuàng)新活力。
未來已來,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教育大變局,學生應該怎樣學?老師應該怎樣教?學校應該怎樣辦?家長應該怎么做?成為亟待解答的問題。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xié)副主席、民進上海市委會主委黃震說:“人工智能時代,相當于每個人擁有了一個超級大腦,我們必須是‘+AI’,讓AI使我們看得更遠、想得更深、變得更聰明,而不是‘AI+’,讓AI成為主體,使我們喪失自我,就像望遠鏡擴展了人類的視野,而非取代眼睛本身?!?/p>
座談交流環(huán)節(jié),與會專家先后圍繞“人工智能與教育變革”深入交流和探討。
民進徐匯區(qū)委會主委、上海中學校長馮志剛說,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思維對接和傳承依然至關重要,這種源自人類情感與智慧的交融,在教育中仍將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桑標看來,面向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變革任重道遠,需在能力培養(yǎng)、評價改革、工具運用等方面進一步深入探索,實現(xiàn)教育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