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馬敘倫》:在時代浪潮中書寫人生傳奇
近些年來,一系列講述共產黨人故事的話劇作品應運而生,然而,有關愛國民主人士主題的話劇作品卻鮮少演繹。自從2022年12月27日晚,慶祝杭州民進成立70周年獻禮劇目《馬敘倫》在杭州運河大劇院成功首演以來,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聽體驗。該劇之所以能贏得口碑,主要是贏在“精神力量”上。這是國內首部以多黨合作史和民主黨派創(chuàng)始人為主題的大型原創(chuàng)話劇,也是首次以話劇的藝術形式演繹愛國民主人士馬敘倫。
這是中國戲劇人獻給時代和人民的一份珍貴的精神厚禮。話劇《馬敘倫》以馬敘倫革命的戰(zhàn)斗的生平事跡為藍本,書寫了一介書生?敘倫由書齋走向革命,最終鍛造成一名堅強的民主戰(zhàn)士,持一盞和平民主之燈,為國家和人民謀幸福的不朽詩篇,以小見大地讓中國民主促進會多年奮斗的精神標識在現(xiàn)實與藝術的交融中熠熠生輝。該劇以鮮明的具象性和強烈的藝術張力弘揚了中國精神,彰顯了中國力量,為奮斗新征程發(fā)揮著精神引領作用。
尊重歷史真實 具有“照進現(xiàn)實”的藝術力量
翻開中華民族的史冊不難發(fā)現(xiàn),愛國主義是其中光輝燦爛的篇章。愛國志士的名字如繁星浩瀚,豐功偉績與日月同光,是他們一代一代前仆后繼,以錚錚鐵骨挺起中華民族精神脊梁,譜寫不同時代華章。有關愛國志士的傳奇故事被屢屢搬演在戲曲話劇舞臺上,以及電影電視等多種藝術門類和文學作品里。話劇《馬敘倫》就是這一兩年備受關注的舞臺力作。該劇延續(xù)了以愛國題材為主要范疇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承擔著明確的政治功能和時代主題。難能可貴的是,該劇充分尊重歷史事實,把宏大敘事和個體人生相結合,通過人物真實可感的形象塑造,用一種更生活化,更接地氣的方式讓主角馬敘倫走入觀眾心里,在體驗一種不一樣的戲劇美學的同時,觀眾的靈魂和精神同時被滌蕩和洗禮。
真實的魅力是無窮的。如何在舞臺上演繹一個載入史冊的血肉豐滿的愛國民主人士,這是對話劇《馬敘倫》主創(chuàng)人員巨大的挑戰(zhàn)。馬敘倫不僅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首位中央主席、忠誠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教育部?,還是一位治學嚴謹、學識淵博的杰出學者,在文字學、金石學、訓詁學、老莊哲學、詩詞等方面都有建樹。要讓這一人物形象在舞臺上“立”起來,并且“傳”下去,實屬不易。該劇遵循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原則。浙江話劇團90后青年編劇林巧思創(chuàng)作前閱讀了大量有關馬敘倫的資料,走訪了歷史資料陳列館,還到北京拜訪了馬敘倫的女?馬珮。她筆下的《馬敘倫》,不陷入以愛國人士事跡堆砌起來的“同質化”的創(chuàng)作窠臼,而是從歷史事實中挖掘出最鮮活可感的人生橫截面,用最質樸的舞臺語言,把馬敘倫的人生際遇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隨著馬敘倫經歷的列強?侵、軍閥割據、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磨練過程在觀眾面前的次第鋪陳,劇作的時空格局與敘事張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擴展和強化,主角馬敘倫的人物形象也更豐滿、更真實、更可信。導演李伯男也強調,要尊重歷史,要把歷史人物活生生地表達出來,包括他們的內心生活、精神選擇、性格內涵等。
在尊重歷史真實的基礎上發(fā)揮藝術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是話劇《馬敘倫》具有“照進現(xiàn)實”力量的關鍵因素。該劇開場第一幕,編導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營造了一個多維互動的場域,并設置了懸念,讓手持蠟燈的老人從舞臺深處緩緩走向臺前,當他意味深長地回望來路時,少年和中年時期的“他”也都出現(xiàn)在舞臺上,三?之間?段跨越時空的對話于是得以展開。在劇作編織的各種糾葛和重重困境面前,觀眾也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更真切地感受到馬敘倫不為?知的脆弱的一面,馬敘倫非常真實的?靈困境和精神困境也在他與各個時期惡劣環(huán)境相抗衡的過程中在觀眾面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富有戲劇張力。劇作的臺詞也都充滿況味,能讓觀眾走進角色遇見自己。整臺演出以見微知著、微中見宏的藝術表達方式,直逼觀眾敏感的心靈。讓觀眾在感同身受間,看到的是渺小個體背后的大格局和大情懷。這種視角,使得劇作更接地氣,典型人物更具魅力。小切口呈現(xiàn)的是大世界,飽滿的舞臺語言透視的是人間大愛。
飽蘸革命情感 具有承載人性溫度的舞臺魅力
話劇舞臺創(chuàng)作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寫人性、寫人情,《馬敘倫》以飽蘸革命情感的舞臺演繹,展示了承載人性溫度的舞臺魅力。在戲劇史上,多少故事幾經嬗變卻依然流傳后世,許多人物相去甚遠卻始終“屹立”舞臺,究其緣由,是因為其原有的精神內核抑或創(chuàng)新解讀,都能喚起古往今來的共通情感,甚至跨越時代,與當下的人們共振共鳴。
話劇《馬敘倫》的創(chuàng)作追求,回歸最純粹的戲劇手法,通過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示出崇高感十足、現(xiàn)代感十足而又深具人性溫度的獨特創(chuàng)造,賦予作品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該劇的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地按人物的成長經歷來表現(xiàn),而是注重人物的“情感線”。在現(xiàn)實主義的基礎上,把時代的政治訴求和家國命題,通過馬敘倫真實典型的生活場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加以呈現(xiàn)。
在情感線的布局上,《馬敘倫》主要用夫妻情、摯友情、兄弟情三組人物情感關系來結構全劇。精心之處在于將其放置于從清末到新中國成立的40余年歷史背景下,讓劇中人物在國與家、生與死、情與義的艱難抉擇中,在舞臺上完成“內心情感”和“心靈成長”的歷程,展現(xiàn)出馬敘倫為了國家獨立和人民民主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定執(zhí)著和赤膽忠誠。劇作中這種構思巧妙、情感悠長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值得觀眾玩味。如愛情線的設置。劇作用不乏詩意而又深情款款的藝術創(chuàng)造,表現(xiàn)了馬敘倫與妻子不平凡的愛情。在20歲的馬敘倫迎娶巷中鄰居王瑛這一情節(jié)中,舞臺上用不少精細收斂、輕柔深情的肢體語言和行為動作的表演,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他的婚房上貼的喜聯(lián)就與眾不同:“卿桴獨立鼓,我揭自由旗”,舞臺上用剛柔并濟的方式完美地演繹了馬敘倫對革命的渴望以及對愛情的美好愿景,塑造了馬敘倫這樣一位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深度的鮮活舞臺人物形象。細膩深刻的人性描摹,更讓劇作釋放出真正具有感染力的內容價值,突出以人物為代表的時代精神,實現(xiàn)了真實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融合,立意深遠且精神力量強大。
話劇《馬敘倫》將愛國民主人士馬敘倫不平凡的人生留在了舞臺上,為時代畫像。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舞臺上馬敘倫的人生傳奇照見一段風云激蕩的中國近代史,還可以從馬敘倫在時代浪潮中書寫人生傳奇,特別是為了民主與和平所作出的不朽貢獻中感受到不可磨滅的精神力量。從愛國愛民到建立和平民主的組織形式,《馬敘倫》完成了從個人敘事到國家話語的升華,為中國話劇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提供了鮮活具體、富有創(chuàng)見的啟示。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戲劇戲曲學博士,藝術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