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那必定是個“書香社會”

發(fā)布時間: 2023-11-29
【字體:

  在一個城市里,買新書要去書店,找舊書要去舊書市場。許多書出版后不一定再版,想看想用,只有到舊書市場去找。對于一個愛書的人,舊書市場充滿著太多的樂趣,有很強的魅力。

  記得年輕時,我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是天津勸業(yè)商場與天祥商場“結合部”——那是新華書店的舊書部。我喜歡不同時代出版的書帶著那些時代獨有的風韻,驚嘆于各式各樣奇特的版本設計與制作的匠心。這些都是書的文化。我曾有過一個“藏書工程”,是要將世界名著的中譯本搜集齊全,譯本要挑選最好的。比如巴爾扎克的書多人譯過,最好的譯本是傅雷先生的。但傅雷沒譯過《驢皮記》,只能選穆木天的譯本。這些書只能到汪洋大海般的舊書中去尋尋覓覓。尋找是被誘惑,一旦找到即如喜從天降,這種感覺只有淘書才有。

  本世紀初,我去巴黎考察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我住的地方是巴黎原汁原味的老區(qū)——拉丁區(qū)。側臨塞納河,沿河的短墻邊擺放著幾十個舊書攤,全都藏龍臥虎,夾金埋玉,十分誘人。這些舊書攤是巴黎著名的引以為榮的景觀之一。我很想從中找到一些法國古典作家的初版書,卻意外發(fā)現(xiàn)一些1900年彩色石印的《小巴黎人報》。這畫報上有當時大量義和團運動時期的圖文信息。我欣喜異常,搜集了不少。沒想到20年后,這些具有鮮明的那個時代西方人東方觀的畫報在我寫作長篇小說《單筒望遠鏡》時派上了用場。

  一次我去逛倫敦的古董市場,里面有舊書攤,在一個書攤上我居然發(fā)現(xiàn)一整套瑤族的《盤王圖》,共18軸。此圖是湖南江華一帶瑤族祭祀其始祖盤王之圖,莊嚴富麗,沉雄大氣。然而,由于過去我們不知其文化價值,沒有珍視,自20世紀80年代幾乎被歐洲學者與藏家搜羅一空,如今國內(nèi)已極難見到。沒想到在倫敦的舊書市場上撞見了,自然不能叫它再失去,即刻買回來,放到我學院的博物館中。

  舊書市場的價值不可替代。換一個角度看,一個擁有一些生氣勃勃的舊書市場的城市,必定是個“書香社會”。

  不要羨慕人家怎么愛讀書,先要看看人家怎么對待書。一個缺少舊書市場的城市,必定會缺少著一種深層的韻致吧。

 ?。ㄗ髡呦得襁M中央原副主席)

作者: 馮驥才
責任編輯: 張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