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9juh3"><object id="9juh3"><input id="9juh3"></input></object></em>
  2. <rp id="9juh3"><object id="9juh3"><blockquote id="9juh3"></blockquote></object></rp><tbody id="9juh3"><pre id="9juh3"></pre></tbody>
    <button id="9juh3"></button>
  3. 當前位置: 民進網站 > 民進風采 > 媒體聚焦

    秦和:加強新時代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

    發布時間: 2023-10-26
    來源: 人民政協報
    【字體:

      教育具有跨文化屬性,不同的國家、民族盡管在歷史文化傳統、政治制度、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但普遍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將教育作為國家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柱,在教育改革發展方面有許多做法和經驗可以相互學習和借鑒。為此,有可能也很有必要開展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仡櫠鹨詠淼臍v史進程,無論國際局勢如何風云變幻,教育始終都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領域,在促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相互理解、相互融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如火如荼開展起來。實踐已充分證明,這是推動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促進我國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重要渠道,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力服務和支撐了我國對外戰略的實施。

      當前,我國面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國際形勢越是嚴峻,對外開放的大門越是不能關閉。教育作為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了解、相互促進的重要領域,在國家對外工作中肩負著特殊而重要的使命。教育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辦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必須學習借鑒世界先進教育理念和成功實踐。這些都迫切要求提高站位,在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采取更加積極、主動、有效的策略,著力構建新的教育對外開放格局。為此建議:

      從戰略上擺位和部署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是簡單的業務性工作,而是關乎國家對外工作布局、關乎教育事業發展全局的大事。這件事情辦好了,可以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作出新的頂層設計,在國家外交工作全局的視野下謀劃和部署新時代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適時調整教育交流與合作的策略。比如,從交流與合作的層次和類型看,建議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納入重點領域。從主體看,建議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心下移,鼓勵地方特別是市、縣、學校層面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更加注重發揮民辦學校的作用,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支持發展民間教育外交。

      以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本身是載體,根本目的是要通過交流與合作這個紐帶,服務和推動教育事業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要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這是一條貫穿今后一個時期教育工作方方面面的主題主線,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要聚焦這一主題主線。比如,支持有關高校和研究機構,通過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牽頭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面向國際招攬高層次人才。尤其要針對我國教育存在的短板,加強與有關地區的交流與合作,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加快我國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著力為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良好環境。面對新的國際形勢,當前開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還面臨諸多困難。建議有關部門牽頭,立足新時代新要求,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相關政策進行梳理,該調整的調整,該完善的完善。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要有非常之舉。同時,要大力宣傳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成效和典型,加強正面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教育故事。我國有悠久的教育傳統,有令全世界矚目的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探索了中國特色的教育發展道路。加強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要格外注重對我國教育優秀傳統的挖掘,注重對教育事業發展成就和經驗的總結提煉,采取適當方式,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教育故事,讓世界各國對中國教育有更為全面、準確、深入的了解,樹立中國教育的良好形象,不斷擴大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ㄗ髡呦等珖舜蟠?、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

    作者: 秦和
    責任編輯: 張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