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9juh3"><object id="9juh3"><input id="9juh3"></input></object></em>
  2. <rp id="9juh3"><object id="9juh3"><blockquote id="9juh3"></blockquote></object></rp><tbody id="9juh3"><pre id="9juh3"></pre></tbody>
    <button id="9juh3"></button>
  3. 當前位置: 民進網站 > 民進風采 > 媒體聚焦

    張頤武:文化發展的指南

    發布時間: 2023-10-26
    來源: 人民政協報
    【字體: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發展的指南。在理論上有一系列重要的論述,在文化發展的理論方面有一系列新的創造;在實踐上,則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文化發展的行動路徑。這是“體”“用”兼備的思想,理論的引領與實踐的路徑結合,理論的引領性和實踐的可行性結合,為文化發展指明方向。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就成為踐行這一思想的方法。理論思考引導實踐,實踐發展豐富理論,理論的認知更深刻,實踐的作為就更生動;實踐的創造更豐富,理論的發展更堅實。真正的“體”與“用”的統一,正是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文化發展的正道。文化對于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既是社會精神價值的提供,也是社會方向的引領,還是人們精神生活的內容。文化的重大意義的強調,其實是今天社會發展和中國在全球作用的一個關鍵方面。凸顯文化在當下的重大意義,正是民族復興整體戰略的重要部分。

      在理論方面,這一思想回應了時代的重大命題?!皟蓚€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為我們提供了從歷史中汲取的重要智慧。中華文化的根基是我們“培根鑄魂”的基礎,正是在對于中華文化根基的深刻理解之中,我們可以從源頭上探尋中華民族今天發展的精神源泉,也能夠從歷史中深刻地領悟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對于當下時代的意義。對中華文化的意義的強調,對于中國傳統的重視,集中體現了在當下中國發展的歷史節點上中國人的文化選擇。正是中國的發展讓中國的歷史文化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得到了更多的凸顯,這些年來中國人走過的成功的發展之路,也就是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正是一個古老文明的精神力量的展現,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這讓我們獲得了更強大的“歷史自信”。而“歷史自信”正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基礎,通過歷史自信深刻認知我們當下的發展道路,讓文化自信在新時代形成了強大的文化感召力,讓中華文化的歷史文脈在今天的創造中煥發新的光彩,讓歷史和今天契合更好地走向未來,正是這一思想的重要意義所在。

      在對于自身文化根基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責任,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新的可能的選擇路徑,正是我們今天在更高的層面上體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貢獻方向。從文明形態上思考這一問題,超越西方的固有“現代化”模式,從中華文化的根基中去認知文明形態上的新的創造,正是當下的時代所需要。正是在這一方面提供的重要理論思考,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延伸。正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世界提供了可供參照的重要思想資源,為全球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走通的這條發展之路,其文明形態上的重要意義,其實正是中國對于世界的重要的貢獻。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使命,其實是中國的歷史責任,也是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現實提出的重要要求。

      在實踐中,“七個著力”所要求的各個方面的發展,正是踐行文化自信的現實路徑。正是在黨的領導之下,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引領之下,各個領域的文化實踐,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文化保障,只有在各個領域中都有持續的發展,不斷地進步,才能夠保障社會的認同和凝聚,讓社會發展有更強大的精神引領,也讓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有進一步的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是社會價值和倫理的精神建構,新聞輿論是文化的傳播方式和路徑,傳統文化的弘揚是文化的傳承,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則是建設文化的基礎,而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則是中國在全球的重要支撐。只有這些方面的扎實作為,才能根本上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順暢、順利。這些領域的發展,其實是中國文化走向新的高度的路徑。正是在這些方面長期不斷地努力,不斷在這些領域中創造新的成績,中國文化的根基才能扎得更牢,文明新形態的貢獻才能夠凸顯。

      明體達用,就是對于思想力量的深入認知并以之引領實踐。體用貫通,就是讓思想融入實踐,為整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作出重要的貢獻。理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在現實中發揮重要作用,實踐只有經過理論的升華才能不斷發展。這一思想正是為中國走向未來提供了文化的方向。

    作者: 張頤武
    責任編輯: 張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