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9juh3"><object id="9juh3"><input id="9juh3"></input></object></em>
  2. <rp id="9juh3"><object id="9juh3"><blockquote id="9juh3"></blockquote></object></rp><tbody id="9juh3"><pre id="9juh3"></pre></tbody>
    <button id="9juh3"></button>
  3. 當前位置: 民進網站 > 民進風采 > 媒體聚焦

    趙麗宏:崖壁上的《西狹頌》

    發布時間: 2023-10-2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茫茫天地間,峰巒綿延。山中有奇峽深壑,有萬仞崖壁,清泉穿過亂石,濺起一片片雪浪。水煙彌漫處,突顯遠古碑石,神秘的文字,在記憶的云霧中閃爍……

      記憶中的景象,距今已經多年。那天下午,我站在一條山間的公路旁,遙望著遠處的群山,感覺進退維谷。路邊是起伏的農田,田中有小路通向遠方。不知道哪條路可以通向我們向往的目的地。

      這是在甘肅隴南的成縣。來成縣,很重要的原因,是想去探訪隱藏在深山中的黃龍碑,去看看一千八百多年前被勒刻在崖壁上的《西狹頌》。這是中國書法史上一個光華耀眼的奇跡。成縣的朋友劉君,陪我坐車來到山間公路,下車后,我們一起離開公路,沿著田間的小路,向遠處的群山走去。

      山在遠方,在云霧繚繞處。小路蜿蜒,田野中一片空曠。在山腳下的一片紅薯田里,遇見了人,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蹲在田里干活兒。見有人在小路上急匆匆走來,老人和孩子停下手中的活兒,站起來看著我們,眼神中閃著驚喜。

      “你們要去哪里?”站在田里的孩子大聲問。

      “去看黃龍碑?!蔽掖舐暬卮?。

      孩子舉手指著遠處的山巒,笑著叫道:“在那里,天井山!”

      “在天井山的峽谷里,魚竅峽?!崩先诵χ釉?,“不太遠,走一個小時吧?!?/p>

      劉君認識路,他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粗鵁熿F迷蒙的遠山,感覺我們的目標有些遙遠,也有些神秘。以前雖沒有見過黃龍碑,但知道這塊奇跡般留存在深山中的摩崖石碑,也在出版的碑帖上讀過《西狹頌》,那是美妙絕倫的東漢隸書。黃龍碑的碑文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所以被人稱為《西狹頌》,民間俗稱《李翕頌》《黃龍碑》。中國書法史上有著名的“漢三頌”:《石門頌》《郙閣頌》和《西狹頌》,這三頌都是摩崖石刻,都是漢代的隸書。三頌中,在原址保存完好的,唯有《西狹頌》。我一直奇怪,為什么《西狹頌》能那么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一千八百多年。

      山路漸漸陡起來,土路變成了石階,石頭的山巒迎面而來。小路逶迤曲折通向大山深處。路邊的景色,也發生了變化,只見山崖迭起,亂石交錯,石縫里鉆出繽紛的花樹。走進山谷中,從四面八方傳來流水的聲音。水聲如交響樂,層層疊疊,此起彼伏,近處的溪流激越喧嘩,高處的瀑布如泣如訴,遠處的激流如天邊傳來隱隱約約的雷聲。路邊的峽谷越來越幽峭,兩邊的絕壁不斷逼近,爭相展示著陡峻的面孔。崖壁上,依稀可見古棧道的遺痕。

      “黃龍潭!”劉君指著前方,低聲喊道。

      幽谷間,出現一個水潭,水色墨綠,深不可測。這就是黃龍潭,古時傳說,潭中有蛟龍出沒??吹近S龍潭,一定是臨近黃龍碑了。抬頭望去,只見崖壁上橫空閃出一個亭子,亭子的飛檐從崖壁上伸展出來,如大鵬羽翼,遮掩著一方崖壁。沿著搭在崖壁上的棧道,我和劉君一起走進了護碑亭。飛檐下那一方凹陷平坦的崖壁,就是黃龍碑。名揚天下的摩崖書法石刻《西狹頌》,突然以最近的距離展現在我的眼前,那種震撼的感覺,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

      我眼前這塊光滑如玉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刻著一大片隸書漢字。雖歷經一千八百多年,這些用刀鐫刻在巖石上的漢字,一個個清晰完整,閃爍著神奇的幽光。碑文每字四厘米見方,筆跡看似粗獷,但字體方整雄健,剛毅中又帶圓融,結構和疏密極為講究??梢韵胂髸鴮懻邠]毫落墨時的氣度,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大氣沉穩,是俯仰天地的才情橫溢,是發自靈魂的力量。這是漢字由篆書演化成隸書的過程中,一次精彩絕倫的創造。歷代書家都曾以景仰的態度贊美它。丁文雋所著《書法精論》說《西狹頌》:“結構嚴整,氣象嵯峨,此漢碑中之高渾者也;結構曼妙,筆有余妍,漢碑中之秀麗者也;風回浪卷,英威別具,此漢碑中之雄強者也?!?/p>

      《西狹頌》碑文記述的是東漢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和為官政績,頌揚了他開山修路、為民造福之德政。碑文中對西狹之險峻、修路之艱難,有很生動的描繪?!段鳘M頌》沒有作為名篇載入文學史,但作為一件精美絕倫的書法作品,它將千秋萬代被人欣賞。這是藝術的魅力。碑文贊頌的武都太守李翕,現代已經少有人知道他。而《西狹頌》的碑文中,另外一個名字,卻永載史冊。此人姓仇名靖,字漢德,是李翕的部下,一名小吏,但卻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流傳千古的《西狹頌》,正是出于他的手筆。在碑文左側的一篇小字附記中,我找到了關于仇靖的文字:“下辯仇靖,字漢德,書文?!?/p>

      我和劉君站在黃龍碑前,諦視著崖壁上那些古老神奇的美妙文字,浮想聯翩?!段鳘M頌》歷盡千百年完整無損,而和它同時代被刻到崖壁上的很多摩崖碑刻卻相繼被破壞,甚至蕩然無存。這是什么原因,其中有什么奧秘?劉君飽讀史書,是個很有見識的人。他笑著說:“依我看,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李翕一直保留了好名聲。這樣,他的政績碑也就沒有人來損毀。第二個原因,黃龍碑選址好,崖壁在隱蔽凹陷之處,避風遮雨,難以風化。第三個原因,低調,隱而不露,刻碑后隱藏山中數百年,被發現時重見天日,當然就被當成了寶貝?!?/p>

      離開魚竅峽時,已近黃昏。殘陽撫照著嶙峋的崖壁,神秘的黃龍碑漸漸隱入一片暗紅的暮色之中。

    作者: 趙麗宏
    責任編輯: 張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