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9juh3"><object id="9juh3"><input id="9juh3"></input></object></em>
  2. <rp id="9juh3"><object id="9juh3"><blockquote id="9juh3"></blockquote></object></rp><tbody id="9juh3"><pre id="9juh3"></pre></tbody>
    <button id="9juh3"></button>
  3. 當前位置: 民進網站 > 民進風采 > 民進藝苑 > 文學作品

    米易,多彩文化韻味悠長

    發布時間: 2023-10-25
    【字體:

      “騎白馬、掛紅榜、中狀元,有學者認為我們白馬鎮曾經是古代科舉文化繁榮地,這下面就是掛榜村?!迸手ㄊ忻滓卓h文聯主席李雅斌一邊介紹一邊指向下方被青山掩映的村落。

      站在位于半山上的顓頊廣場遠眺,雨后的顓頊龍洞景區霧靄氤氳,連近在咫尺高大的顓頊像都看不真切,滿山草木蒼翠欲滴,一時竟如入仙境。米易被有關學者論證為三皇五帝中第二大帝——顓頊的誕生地,素有“顓頊故里·陽光米易”的美稱,是中國顓頊文化之鄉、天府旅游名縣、中國傈僳族祖居圣地,擁有新山梯田、普威花海、高山草甸馬鹿寨等自然景區,自然之美與文化之韻在這里完美融合。

      近年來,米易縣以顓頊文化為統領,持續挖掘、研究、傳承地方文化。2018年,成立了全國首個顓頊文化研究院,舉辦了“中國顓頊文化研討會”;自2019年至今,已舉辦兩屆“顓頊故里·游學之旅”活動;2020年,為央視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米易篇》提供大量研究成果;編纂出版了《顓頊與米易》《史河悠悠》《名家看米易》等一批較高質量的學術著作;新山傈僳族織布、刺繡技藝,舞蹈《斑鳩吃水》《葫蘆笙舞》,以及約德節等18項傳統技藝和民俗文化被納入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先后建成米易歷史文化展覽館、傈僳族博物館、彝族文化展覽館;2023年9月,新山村被命名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村,伊瑪織繡生活系列入選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品。

      “朋友你莫走,羊肉多多有,宰了一小根,還有九十九……”隨手翻開一本《米易民間歌謠》,一首1982年采錄于普威鄉的彝族民歌躍然紙上,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載歌載舞跨越41年的時空,活色生香。

      這就是文化的魅力。

      穿越歷史的長河,上古文化、傈僳文化、土司文化、“糃”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匯,它們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百姓“煙火”,深沉地、持久地發揮著鑄魂塑形賦能的強大力量,如源頭活水般滋養著這片熱土,源源不斷地給予米易人文化自信自強的底氣,為經濟社會的發展、精神家園的營造持續提供智慧和能量。

      (作者陳秋伶,系民進會員、攀枝花市政協辦公室文化文史和學習科科長)

    作者: 陳秋伶
    責任編輯: 谷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