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9juh3"><object id="9juh3"><input id="9juh3"></input></object></em>
  2. <rp id="9juh3"><object id="9juh3"><blockquote id="9juh3"></blockquote></object></rp><tbody id="9juh3"><pre id="9juh3"></pre></tbody>
    <button id="9juh3"></button>
  3. 當前位置: 民進網站 > 會史縱覽 > 名人軼事

    南開先賢楊石先

    發布時間: 2023-10-23
    來源: 中華讀書報
    【字體:

    楊石先

      在南開大學建校百周年之際(編者注:本文發表于2019年),校園里盛傳著南開多位“先賢”,楊石先為其中之一。他是南開繼張伯苓之后在任時間最長、威望最高的一位校長。楊石先歷盡艱辛,苦心孤詣地支撐了南開三十多個春秋。

    清華—美國—南開

      楊石先1897年生于杭州,5歲進入家塾,11歲隨家人遷居天津,并在那里讀完小學。1910年他報考了南開中學堂,后又報考剛剛成立的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即清華學堂。清華學堂不收學費,也免交食宿費,而且還有機會出國留學,成了少年學子們心向往之的地方。楊石先收到了南開的錄取通知書,便去報到入學。幾個月后,又收到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隨即轉學清華。

      在清華學堂,英語是一門重要課程。楊石先和同學們相約在日常生活中全部用英語對話,以提高口語水平。他從校圖書館陸續借了不少英文原版書籍,提高了閱讀能力。他非常用功,但不愛參加體育活動,因此身體較弱,經常感冒、咳嗽,甚至有同學懷疑他是不是患了肺結核。

      清華校長周詒春采取強制體育鍛煉的辦法來提高學生們的體質。一天他到操場巡視,發現楊石先躲在一個角落里讀書,便批評他這是違反校規的行為。楊石先承認了錯誤。周校長問他將來想干什么?他說想當科學家,用科學技術救國。周校長說:“你的志向很好,但你不愛運動,身體得不到鍛煉。像你這樣的體格,學成也無法做事,談何救國!”

      周校長的告誡給了楊石先極大震動。從此他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并逐漸領略到其益處,后來竟成為體育愛好者,身體也變得強壯。1918年楊石先赴美留學,在康奈爾大學攻讀應用化學學科,成績名列前茅。1921年獲應用化學學士學位后進入研究院。當他只差一年讀完博士學位時,忽然接到家里來信,說父親失業,靠賣字度日,全家生活窘困。面對這樣無情的現實,他只好接受導師的建議,用完成的部分論文獲得了碩士學位,1923年啟程回國。

      在船上,楊石先遇到清華同學李濟(后成為著名的人類學及殷墟考古學專家)。李濟此時已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并受聘于南開大學。他告訴楊石先:“南開張伯苓校長辦學出色,他那里正缺化學教授?!?/p>

      雖然已有人推薦楊石先去浙江大學,但經過一番考慮,他還是選擇了私立南開大學。

    化學系要有自己的特色

      楊石先和南開化學系創始人、系主任邱宗岳教授密切合作,擔負著全?;瘜W課的教學工作,深得校方信任和學生們的愛戴。具有遠見卓識的張伯苓認為楊石先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應當繼續深造。1929年張校長作出決定:用美國羅克菲勒基金團的資金派遣楊石先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張校長對他說:“你是南開享受教師學術休假制的第一人,出國期間工資照發?!?/p>

      張伯苓善于發現人才,造就人才?!敖處煂W術休假制”是這位睿智校長的創舉,使得作為享受這一制度“第一人”的楊石先深受感動。

      1931年楊石先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后,回國時取道歐洲,訪問了多座著名學府。在德國,他謝絕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威朗教授的挽留。他沒有辜負張校長的厚愛與期望,重返南開。

      20世紀30年代的南開大學已初具規模。但如何使南開化學系辦得出色,成為國內高校的優秀專業之一呢?楊石先認為,如果各學科平行發展就無法與一些著名大學相比,化學系必須辦出自己的特點,爭取在幾年之內令人刮目相看。他經過縝密的分析、比較,提出以有機化學為重點的發展方向,得到邱宗岳的全力支持。他們陸續從國內外聘請了多位高水平的教授來校任教,這就為南開化學系后來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奠定了基礎。

      正當南開大學處于發展壯大時,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南遷,與清華、北大組建成西南聯大。由于楊石先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為人正直,大公無私,被推選為西南聯大化學系系主任,后又被推選兼任教務長。

    婉拒國外邀請 扎根南開

      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楊石先赴美考察教育,在印第安納大學做訪問學者,從事一種中國植物抗瘧要素的化學性能的研究,取得出色成果。1947年他準備回國時,學校領導一再挽留:“你們國家正在打仗,華北就要成為戰場。您可以把家眷接來,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我們非常需要像您這樣有才干的人?!睏钍韧窬芰藝獾难?,返回南開,扎根南開。

      1948年楊石先就任教務長。同年,張伯苓被免去南開校長一職,出任考試院院長。南京政府任命南開經濟研究所所長何廉為代理校長,而何廉上任僅僅兩個月便離校赴美。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由楊石先代行校長職務。

      1949年1月天津解放。9月,楊石先作為教育界代表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見到毛澤東、周恩來,10月1日出席開國大典,這對他是個巨大鼓舞。1952年他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副校長(正校長空缺),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院士),1957年任校長。

      難能可貴的是,楊石先在一些原則問題上,敢于堅持真理,提出不同意見。例如,高校外語課一律用俄語取代英語,他便指出這是一種非常狹隘的做法,將來必然會給科學發展造成危害。對于高等教育忽視質量,盲目追求數量的做法,他也表示極大的憂慮:“大學培養的學生,其質量高低決定著學校工作的成敗。沒有質量的數量是虛假的?!?/p>

      當時教育界有一種說法,“高校要以教學為主”,楊石先反對這一觀點,認為高校應是教學、科研兩個中心:“高校是國內具有最雄厚的科學研究后備力量的機關,應發揮科學潛力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彼J為南開大學很早就認識到科研的重要性:“在解放前,盡管南開是所規模不大的私立大學,卻有一個經濟研究所,一個應用化學研究所,開國內大學從事科研之先河?!彼浅Y澷p老南開的優良傳統。

    迎接科學的春天

      1958年,楊石先帶領化學系師生創辦了“敵百蟲”“馬拉硫磷”兩個農藥車間。毛澤東主席這年8月來南開大學視察,給予很高評價。1962年楊石先受周總理委托,在中國高校建立起第一個化學研究機構——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由他擔任第一任所長,使高校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設想終于變成現實。

      元素所開展了有機氟、有機硅、有機硼、金屬有機化學等新領域的研究工作,填補了我國化學學科中一個又一個空白。在楊石先的率領下,成功研制出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蟲劑等十多種新農藥。

      楊石先是中國農藥化學和元素有機化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在全國化學界享有無人能替代的崇高聲譽。

      70年代初,我國水稻產區發生了白葉枯病,楊石先指導他的助手們在遭受重創的實驗室里不屈不撓地進行研究工作。為了查閱文獻資料,不管風雨寒暑,他是資料室里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個。經過一年多的奮戰,終于研制出了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的新農藥——葉枯凈。

      “文革”后期,為完成一個天津市重點科研項目,年邁的楊石先親自支持該項目的研究。那是一個十分嚴寒的冬天,元素所資料室的暖氣供應不上,室溫很低,老先生穿著皮大衣和皮靴坐在那里查閱和抄錄資料。當他把做好的幾十張資料卡片親自上樓送到這個科研小組成員的手中時,人們不禁被老校長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

      1977年楊石先參加了鄧小平召集的30位全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的座談會,準備迎接科學的春天。1978年3月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楊石先主持的元素所的十項研究成果受到大會表彰。他榮獲全國科學大會在科學技術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稱號。

      改革開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楊石先的家庭卻遭遇不幸:與他相濡以沫五十多年、全力以赴支持他工作的夫人于1978年在蘇州病危,當時楊石先正在北京開會。接到電報后,他只請了兩天假,同彌留中的妻子見了最后一面,便又返回北京。他走后的第二天,楊夫人謝世。

      作為一校之長,楊石先始終不肯為自己配備專車,到北京開會經常坐硬座,乘飛機必是經濟艙。這位科學泰斗具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唐詩宋詞能脫口而出。外出開會,晚上休息時,陪同人員發現他在讀李清照的詩詞。

      1979年南開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校方決定在校內景色旖旎的馬蹄湖中心島上,建一座南開杰出校友周恩來總理紀念碑。楊校長與周總理有深厚友誼,有關方面請他為紀念碑書寫碑文。楊校長非常謙虛,將完成的碑文稿請中文系資深教授邢公畹斟酌。邢先生看了后認為這是大家手筆,只是最后一段可略加潤色。楊校長最后定稿時,就采用了邢先生的修改稿。

    “楊家花園”

      楊石先培育了幾代優秀科技人才,他的學生中有15名后來成為院士。他始終鼓勵年輕人要敢于超越老一輩科學家,一再強調發揚“人梯”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科技事業興旺發達,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

      1980年楊校長已是83歲高齡,他辭去校長職務,但仍為南開大學名譽校長。

      楊校長的寓所坐落在校園東村。東村是校內最具田園情趣的住宅區,那里是一片別墅式的宅院。整個小區綠蔭掩映,清香襲人,在熙熙攘攘的校園里猶如一個世外桃源。楊校長閑暇時喜歡栽花植樹,他家門前的院落成了個花團錦簇的“月季園”,小花園中以栽種月季為主,除各色各樣的月季花,還有紫竹、石榴、丁香、海棠、凌霄花、一品冠和四季桂……一朵朵絢麗多姿的鮮花爭奇斗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校唯一的職工食堂就設在楊校長住宅的后面。青年教師一日三餐去食堂都要經過楊校長的小花園。那些爭奇斗艷的鮮花總是挽留住大家的腳步。

      也是在五六十年代,一年暮春,住在東村的兩位中文系知名教授——邢公畹和華粹深,路過楊校長的小花園,看見里面有一種長長枝條、開滿小黃花的植物,感到十分陌生。當時楊校長正提著噴壺澆花,兩位教授便向他請教這是什么花,楊校長說:“這叫荼蘼花,是一種薔薇科植物,春天過了才開花……不是說‘開到荼蘼春事了’嗎,就是它!”

      退休后,楊石先更加精心打造他的“楊家花園”。老校長也常在校園內散步,離家不遠便是馬蹄湖。這是一個半環狀、造型奇妙、栽滿荷花的湖。盛夏時分,在滿湖綠葉的襯托下,紅白荷花爭相斗艷,芳香撲鼻,沁人心脾,成為校園內最美的風景。

      走進一條不長的甬道,便進入三面被荷花環抱的中心島。島上矗立著周恩來總理紀念碑,碑座用花崗巖、碑身用漢白玉制成。在碑左上角鑲嵌著周總理的銅制浮雕頭像,正中鐫刻著周總理的手書——“我是愛南開的”六個金色大字。碑背面鐫刻的是由楊石先親筆書寫的碑文。這個原本極富詩情畫意的地方,由此又增添了一番壯麗色彩。

      楊石先十分鐘情這個小島,愿在百年后將自己的骨灰灑進中心島周圍的水域里。1985年2月19日楊校長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8歲。他的子女遵照遺囑,將其骨灰灑入馬蹄湖中心島周圍的松柏叢中。

      20世紀30年代曾在南開大學英文系任系主任的著名學者柳無忌,稱贊楊石先是“純真的學者,正直的君子”。這一評價十分恰當地概括了這位一代宗師的品格與學問。

    作者: 龍飛
    責任編輯: 張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