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民進網站 > 會史縱覽 > 名人軼事

葉至善:父親與“文協(xié)”同仁的交往

發(fā)布時間:2023-06-12
【字體:

  前頭已經做過交代,“文協(xié)”在漢口開成立大會,我父親是主席團成員,卻沒有露面,在兩個半月之前,他已經到了重慶?!犊箲?zhàn)文藝》五月四日創(chuàng)刊,他這位編委也只是掛了個名。等到從漢口西撤的老朋友第一批到達重慶,我父親已接受了武大的聘書,只跟他們快敘了半天。在信上還告訴上海的朋友說“老舍忠貞熱忱,大可欽佩”。武大的教員中頗有幾位新文學作家,女士居多,五四前后出的名,后來致力于學術研究,很少或者不再搞創(chuàng)作了,好像沒有參加文協(xié)的。也沒聽說學生中有自己組織的文學團體和讀書會;想來到了抗戰(zhàn)中期總該有些松動吧,我們在成都就不知其詳了。文協(xié)在成都有分會,幾位年輕朋友大約是自愿服務的,開茶話會,編刊物,辦講座,搞展覽演出,他們都想試試。父親也愿意幫他們出些主意,一來二去越搞越熟。有一回,文協(xié)為病重的張?zhí)煲硐壬技t(yī)藥費,為才過世的萬迪鶴先生募集遺屬贍養(yǎng)費,兩篇公告找不到合適的人寫,我父親就接了下來。他說其實并不難寫,只要表達出文藝界“相濡以沫”的友情和為民族解放奮不顧身的精神就行了。國民黨不是不讓老百姓說話么?我們碰到機會就說他一通。

  十月廿八是我父親的生日,一九四三年的這一天,應是他的第五十個生日,老輩掉文,說是“五十初度”。十一月初,不知誰聽說了,提議由成都文協(xié)分會舉行聚餐會,祝我父親五十大壽。我父親再三辭謝,先說生日已經過了,何況過的是四十九,離五十還有一年呢!他們說生日錯過了可以補壽,滿了四十九就是五十,都是老習慣。父親只是搖頭,說年紀總是一年長一歲,有什么可祝賀的,他們說敬老是中國的好傳統(tǒng)。最后陳白塵先生找上門來了,對我父親說,近來當局對人民團體集會卡得更嚴了,文協(xié)正要找個題目,顯示一下文藝界的團結。葉老是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一向受青年們尊敬。由文協(xié)發(fā)起給葉老祝壽,是名正言順的。我父親也就答應了,把時間定在十一月十五日正午,地點是新南門外江上村竟成園餐廳。堂中有講臺,掛壽字,桌上有紅燭和壽糕。參加的約七十人,作頌詞的有五六位,我父親致簡短的謝詞。母親和至美、至誠都跟去了。席間有文藝節(jié)目。父親被勸喝了不少大曲。最后全體合影,父親母親站在前排中間,如今看還不見老態(tài),挺有風度。

  成都的幾種日報都發(fā)了消息,許多外地的朋友也寫了祝頌的文章。十二月十日我父親寫了篇短文《答復朋友們》。他說:“五十歲,一個并不算大的年紀?!忻膳笥褌兊暮靡?,把我作為題目,寫了些文字,我倒清楚的意識起五十歲來了?!彼f人生的道路已經走了大半截,余下的小半截,他得打算著好好地走。朋友們的文字中都說起他的作文跟為人,他說:“我自己知道得很清楚,都平庸。為人是根基,平庸的人當然寫不出不平庸的文字?!彼忉屨f,說自己平庸,指的是沒有深入生活的底里,因而愿意在往后的小半截路上加緊補習,“懂得好惡,辨得是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踐如何盡職如何盡倫,不然就是白活一場”。他感激朋友們的厚愛和寬容,說在這樣溫暖的人情中,他沒有理由不打算著加緊補習。父親寫完短文,自己念了兩遍,就封寄給陳白塵先生,請他決定發(fā)表在哪里合適。

作者:葉至善
責任編輯:張歌